博士毕业后
宣利江留在上海药物所担任助理研究员
与王逸平一起打响了他们的新药创制之战
那一年
宣利江28岁,涉及50家医院
这是药新我国中药注射剂历史上
第一次大规模的IV期临床试验
丹参多酚酸盐的疗效及安全性被进一步证实
不良反应发生率仅0.56%
新药上市那年
多种中药注射剂被国家有关部门叫停
其安全性受到质疑
如此敏感时期
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的
推广销售却很顺利
年增长率连续5年超过100%
并最终顺利进入
2009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
巅峰时期
每一天的用药患者将近10万人
?闻科
经过漫长的等待
2006年
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正式上市
宣利江、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学网宣利江(左)与王逸平商议科研方案。生世王逸平32岁
随后一年多
两个年轻人带领各自的款好团队
在实验室夜以继日、
?药新
此前学界普遍认为
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主要以“酸”的形式存在
宣利江却颠覆了这种传统认知
他在生药材丹参中发现了不止一种盐
为了揭开更多丹参的奥秘
宣利江找到已在上海药物所工作6年的王逸平
请他做进一步的活性筛选
?闻科
32年过去了
如今宣利江的头发已然泛白
回望过去,
?学网
王逸平从事心血管药物
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及药物研发
从1988年毕业进入上海药物所的第一天起
他就是奔着做药去的
毫无疑问
宣利江找对人了
20世纪后半叶
丹参注射液质量检控
都以“丹参素”或“原儿茶醛”为准
在无数次药理活性实验后
宣利江和王逸平却发现
丹参中活性最强的是丹参乙酸镁
于是他们大胆推测
丹参乙酸镁才是丹参中最主要的药效成分
并决心基于这种成分
打造一款
真正安全、年仅55岁
他在冥冥之中找到了那个人
和他一起选择并蹚出了那条正确的药新路
再翻看他与王逸平20多年前的旧照
两个稚气未脱的青年靠在一起
眼里是满满的光
此前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较为粗糙
而丹参多酚酸盐则“清晰得令人害怕”
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含量的成分
都是明确的
是一款真正“质量可控”的新中药
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了新药研究的主体部分
他们心中早已达成一种默契——
做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前期实验做得越扎实,王逸平也被派往九州大学做访问学者
本就惺惺相惜的两个年轻人愈加亲厚
那时
宣利江才得知王逸平被确诊克罗恩病已有4年
而且已接受了肠切除手术
常常要忍受别人无法想象的病痛
1998年,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导师徐亚明(中)指导宣利江(左)分析丹参成分的核磁共振谱。王逸平与药企
合作完成了IV期临床试验
总计观察2153例病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