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
中消协:部分商家利用假期市场供需失衡牟取暴利
时间:2010-12-5 17:23:32 作者:{typename type="name"/} 来源:{typename type="name"/} 查看: 评论:0
内容摘要:中新社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消费者协会14日发布的“五一”假期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指出,假日消费热潮下,部分商家利用市场供需失衡牟取暴利。一些酒店民宿无视社会舆论呼吁和消费者权益,任意毁

中新社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消费者协会14日发布的中消“五一”假期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指出,假日消费热潮下,协部需失部分商家利用市场供需失衡牟取暴利。分商
一些酒店民宿无视社会舆论呼吁和消费者权益,家利任意毁约涨价,用假已成顽疾;少部分景区存在的期市取暴“流动商贩”,强买强卖,场供诱导消费。衡牟凡此种种,中消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协部需失经济利益,更削弱了市场信任基础。分商报告指出,家利“五一”假期期间,用假
中国消费场景不断推陈出新,期市取暴但各地管理水平、场供服务品质亟待与之匹配提升。其中,超负荷运营之下,安全保障不足、配套服务缺失、物价波动等问题愈发凸显。舆情监测数据显示,消费服务、安全事故、景区管理、宣传规范等方面维权诉求较为集中。消费服务方面,监测期间,有关“消费服务”负面信息占吐槽类信息的46.87%。“五一”假期消费需求旺盛,强买强卖、毁约涨价等问题随之增多。安全事故方面,“五一”假期期间,气温回暖,游船、漂流等户外活动颇受欢迎,多地纷纷上马热门项目,但接连发生的安全事故为景区和消费者敲响警钟。其中,贵州黔西游船侧翻事故引发舆论高度关注。景区管理方面,“五一”假期热门景点到访人数再创新高,运力、服务人员配给不足导致游客滞留、服务简配等问题突出。宣传规范方面,主要体现在节日期间媒体曝光多起违规宣传事例,侵害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个别商家宣传时未能注意到地域文化差异,引发消费者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