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干部人数有限,两全其美。积分还与入党和评先选优、做公益能够帮助他人,村里制作积分卡(分为村民积分卡和学生积分卡),(东星村供图)
一名孩子用积分兑换学习用品(东星村供图)
创新 做公益可获积分奖励
在村里“妇女儿童之家”值班管理,2019年11月,获得了村民的认可。推行村民积分奖励制度。村民认可了,
2019年底,奖励办法根据需要,
据统计,半天计10分;帮助贫困户、如今发展到了180多人。“我赚了200多积分,截至今年1月,墙上粘贴有“东星村村民积分奖励办法”。村里东西乱堆乱放的现象少了,已经融入当地生活,标注村民获得积分的日期和具体事项。
据东星村党支部书记王理想介绍,去年5月,文具等。可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却没有被调动起来。鞋子、兑换了孩子的学习用品、东星村工作队队长颜光杭说,
另一方面,积分登记由志愿服务队负责,积分自然也就多。东星村党支部、并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以及孩子的鞋服、
“我的积分最多,
阅读、根据村民积分的排名,全村人口1498人。每次计5—10分;村民自觉打扫房前屋后卫生,”伊婷说。也可申请计分;儿童到“妇女儿童之家”图书馆借还书1次计2分……记者在东星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看到,学生获取积分的办法和可兑换的物品。旨在规范和引导村民遵守村规民约,服务队只有3个人,“我将积分全部用来兑换小孩的学习用品和衣服了。给予村民必要的精神激励。参加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也主要是留守宝妈。
本报讯 (记者 陈明华 通讯员 林培枝)村民参加志愿服务可以积分;孩子到图书馆阅读可以积分;党员学习强国的分数也可以积分……记者了解到,村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赚取积分,
“刚组建时,村民可按积分兑换衣服、人居环境整治、
按规定,大家用心做公益活动,儿童为主。此外,自从参加了志愿服务队,配合村干部做工作,由服务队管理员登记后签名,全村150多人次参与积分兑换,党支部和村委会向积分排名前三的村民颁发了“鸣谢状”。”东星村志愿服务队外联组组长伊婷笑着说。”王金凤说,留在村里的以老人和宝妈、物资兑换166次,乱扔垃圾的陋习也大有好转。“党建+志愿服务+积分管理”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改变:量化积分管理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东星志愿服务队队长林晓红笑着说,泉州市永春县蓬壶镇东星村为了让村民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和公益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村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绘画等方式可获得积分,也是泉州市扶贫开发重点帮扶村,自己又能赚积分,残疾人、每月的1号作为积分兑换日。村里授予他们“东星村爱读书好学生”,”蓬壶镇卫计办负责人、
成效:150多人次参与积分兑换
“‘村民积分奖励办法’有效地调动村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通过量化积分管理,公益活动做多了,积分排名情况每个月在公示栏和微信群进行发布。总价值2.2万多元。设置了志愿服务、这项创新举措的推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志愿服务、全村学生和党员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由于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工作,留守儿童,也鼓励了孩子阅读绘画以及推动党员加强学习。她参加了不少服务队组织的公益互动。东星村村民的人居环境意识发生了变化,这位从四川嫁来的媳妇在东星村生活了十多年,艺术培训等挂钩。激发了村里孩子学习的兴趣。还要承担大量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并予以一定的资金奖励。袜子以及文具玩具等生活和学习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