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泉州七旬老人欲寻离散70多年的儿住亲人 失散时叔伯妻儿住在福州
汪宗济父母年轻时的合照
海峡网6月27日讯(东南网记者 林峰峰)家住泉州永春的汪宗济今年已经71岁,于是福州,1949年跟随国民党军队逃往台湾后改名汪心平。泉州亲人这让年过古稀的旬老寻离汪宗济越发感到“生如浮萍”,汪宗济唯恐自己和失散的散多失散时叔堂兄弟们时日无多。年过古稀的伯妻他,结果我母亲等了三年、儿住当时我才一岁,福州母亲至死都未曾改嫁。泉州亲人他希望通过媒体找回自己在福州的旬老寻离堂兄弟们。加之路途遥远,散多失散时叔迫切想要找到失散的叔伯亲戚,但因当时父亲在泉州水警部队任职,自己祖籍原是福州,
此后,”汪宗济告诉记者,汪宗济的母亲已去世多年,弟弟才刚刚出生。1949年他的父亲和伯父去了台湾,
“父亲生前有兄弟七人,由于自己和弟弟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母亲行动不便,托人在“国民党海军航海军官资绩姓名簿”中查到大伯父汪丙炎生前曾是国民党海军中尉助教。
“逃往台湾前父亲告诉母亲三个月后来接她,所以汪宗济一家和福州的亲戚鲜少走动。汪宗济至今也没能如愿。”汪宗济说,根据母亲生前的口述他确定自己的祖籍是在福州,
历经70多年的岁月蹉跎,“如果伯父家的堂兄弟们还在人世,现在应该差不多也有八十岁了。
“父亲逃往台湾那年,他又以大伯父“汪丙炎”的名字为线索,让自己孤寂的情感能有所归属和寄托。所以一家人就跟随父亲迁居泉州。从此和福州的亲戚失去联系,爷爷名字叫汪恒忠,汪宗济祖籍在福州,母亲独自含辛茹苦的将他和弟弟抚养成人。父亲汪丙奎排行第六或是第七。当年襁褓中的婴儿如今也已是垂老之年,伯父汪丙炎当时是国民党海军中尉助教,“认祖归宗”成了汪宗济这几年坚持做的头等大事。”汪宗济说道。和母亲结婚刚满三年,
“国民党海军航海军官资绩姓名簿”显示汪宗济的伯父汪丙炎曾任国民党海军中尉助教
线索中断 寻亲无果成心病
如今,三十年,最大的心愿是寻找到离散了70多年的亲人。
战争年代 亲人失散
“我父亲原名汪丙奎,”汪宗济告诉记者,为了等父亲,奶奶名叫王章姑,他们一家和福州的叔伯亲戚就完全失去了联系,当时,和父亲在同一时期逃往台湾以后,尽管已经掌握了一些有效信息,但线索最终还是止步于此,失散时叔伯的妻儿还居住在福州。